点击 哎咆科技 关注我们这些年无论是新机还是新技术的发布,总会有人一直在“鸡蛋里挑骨头”。像是谁家的系统不行、谁家卖的贵了、谁家又抄袭了、谁家续航崩了等等...反正就是没有一台顺眼的机器。这不昨天 iQOO 官宣,正式发布 120W 超快闪充真机,并表示即将量产。图片来源:微博@iQOO手机消息一出来,就有很多同学在后台@我:人家 120W 都出来了,苹果还爆出即将使用 20W,好意思?苹果20W PD充电器谍照一直以来“五福一安“用的不也挺香的么,怎么现在都着急了...其实我也能理解你们,毕竟电池技术处于基本锁死的状态,现在能做的就是通过不断降低芯片功耗,提升充电速度来维持“续航”。手机电池已经这么不耐用了,充电速度再这么慢,真让我们天天背着充电宝来回跑么?说到这,我觉得不是苹果不想提升快充,而是限制因素太多。在 iPhone 出现之前,统称那时候叫“功能机时代”,手机真的只是用来打电话和发短信,功耗十分的低,那是待机一个礼拜在大家眼里再正常不过了。然而随着“智能机”的出现,手机越来越大,承载的功能也越多,功耗也随之增加,从这时候开始,电池容量也越来越大。然而那时候充电器输出多为 5V0.5A ,功率还不到 5W,假如想要充满一个 2000 毫安的电池,可能要 6-7 个小时。这明显就太慢了,所以当是的充电市场非常混乱...在这里给大家引入一个公式,P(功率W)=U(电压V)✖️ I(电流A),所以很明显,要想提升功率,无非是提升电流或者提升电压。而这时候,USB-IF 站出来了,USB-IF 是 USB 标准化组织,像 Type C 等接口都是这个组织定义出来的。在 2010 年,USB-IF 就颁布了 USB BC1.2 标准, 可以支持 5V 1.5A 充电输出,USB 充电接口的功率可以达到 7.5W,应对当时的充电需求已经完全足够了。哎妹:苹果去年还在用 5V1A...当然这个标准也只是暂时的,后来电池容量不断增大,功耗也在不断增加,USB BC1.2 标准明显不够用了。高通这边就坐不住了,怎么说我也是个上游供应商,这种事必须要抢先站住市场。在 2013 年就推出了高通 QC 1.0 快充标准,率先将电流提升到了 2A,充电功率也随之提升到了 10W(5V/2A)。图片来源:充电头网虽然有带头大哥,但那时候跟风的小弟真不多。有同学可能会问,高通不是做芯片的么,怎么可以制定充电标准?实际上手机充电的快慢,不是充电器控制的,主要还是靠手机控制。手机会检测充电器的功率,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用多大的电流电压进行充电,所以只有高通这样的芯片厂商才能制定充电标准。而电源管理芯片一般来说都是随着处理器一起的,如果想要制定属于自己的标准,就要另外设计电源管理芯片。然而随着手机的不断发展,大家发现 5V 2A 仍然不够用,这时候怎么办?只能继续提高功率。但这时候问题就出现了,前面咱们介绍过,想提高功率只能从电压和电流入手。而当时的数据线支持的充电电流也只有 2A,恰巧高通 QC 1.0 快充标准是通过提升电流方式来提高充电功率,这条路明显走不通了。所以,高通改为提升电压的方式来提高充电功率,于是在 2014 年,高通推出了 QC 2.0 。直接将充电电压从 5V 直接提升至 9V、12V、20V,所以当电流为 2A 时,充电功率便达到了 18W。图片来源:充电头网但这种高压快充方案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——发热。因为手机元器件所需要的电压要远低于 9V,因此充电头输出的 9V、12V 电压进入手机后会被手机中的充电 IC 进行二次降压,转化率只能达到 90% 左右,剩下的 10% 都以热能散发了。这也就意味着越高的电压,损耗就越大,同时造成手机更严重的发热。为了避免这种问题,那时候 OPPO 就站出来了,2014 年 OPPO 推出了VOOC闪充 22.5W(5V/4.5A)低压快充技术,直接通过增大电流来提升功率,减小发热。从充电头到充电线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造,将普通 Micro USB 中的触点增加至 7 个,充电头也整合了 IC 电路等。右侧为 OPPO 定制充电线于是也就有了那句“充电 5 分钟,通话 2 小时“的标语。这种低压快充技术优点是充电时手机发热小,充电效率高,速度快,但缺点也很明显,自己设计成本高,并且只支持 OPPO 自家产品兼容性非常差。但也因为这种敢于创新的态度,让 OPPO 在快充领域内站住了脚。后来高通这边也在不断打磨技术,推出 QC 2.0 标准后,又继续推出了 QC 3.0和 QC 4,不过基本是在 2.0 的基础上进行优化。图片来源:充电头网所以在出现了分歧以后,快充领域也分出了两个门派,像是联发科的 PEP、三星的 AFC、华为的 FCP、高通的 QC 都是属于高压快充,而 OPPO 的 VOOC、一加的 DASH、荣耀的 MagicPower 都属于低压快充。这个“你看我不顺眼,我看你不顺眼”局面一直到 USB Type-C 接口的出现,才逐渐缓和。2016 年 USB-IF 推出了 USB Type C 接口,新的 Type C 接口可以承载 5A 的电流,同时支持正反插。这样一来,大电流的数据线不再需要特殊定制。但是各大厂商为了自身利益,迟迟没有跟进,各家充电协议互不兼容,大部分智能手机如果想要用快充,还是需要专用充电线和充电头。这时候谷歌就忍不了了,随后在 Android 7.0 的 OEM 规范中明确指出:图片来源:驱动之家这个意思就是,想用 Android 7 系统,你必须选择 PD 充电协议。明摆着逼着大家统一标准。所以这些厂商也没办法,只能含泪答应,在 2017 年,USB PD 3.0 协议通过PPS(Programmable Power Supply)技术规范统一了高通、联发科、华为、OPPO的快充协议。所以从这开始,大家就在统一标准的前提下,不断的革新技术。有没有发现,这边竞争这么激烈,而那头的苹果却不为所动。你们接着吵,我继续“五福一安”。这其中的原因呢,其实看到这的朋友心里也应该有所了解了。一是成本,毕竟研发、生产等等环节都是需要经费的,虽然充电头不贵,但充电线非常贵。苹果的充电线内置 MFi 认证芯片,需要得到苹果授权认证方能给 iPhone 充电。一枚由苹果供应的 Lightning 专用芯片价格约为 2~3 美元(数据来源:IT 之家),但这只是整个 MFI 认证流程的其中一环,另外还有 AGS、OTA 两项的认证费用,第三方厂商想要用,就只能再花上百美元的认证支出。所以这么大的利润在这,苹果哪能随便换。另外一堆专利技术在那摆着,苹果想进来根本绕不开,自己就只能自己研发,这个过程呢就非常漫长了,还不如稳稳的发育...那苹果这次推出 20W 充电头是什么意思?在我看来,一是可能会在里面加入电荷泵快充,当然,这不算什么新鲜技术,咱们国内厂商早就用上了。二就是为了无线充电,记不记得之前说过新款“AirPower”,因为无法解决散热问题一直推迟,而现在的 20W PD 快充很可能就解决了这个问题。最后就是可能会有“新品”发布,新产品需要对各方面性能参数进行验证,其中自然也包括充电配件。所以保不齐苹果还有什么隐秘新品哦,当然这些也只是猜测罢了。总的来说从快充发展的历史来看,国内厂商已经拥有了话语权,在这方面我我敢说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,啪啪打它们的脸。可不管怎么说,快充只是科技发展的过程,而真正解决了续航问题,才是用户真正想要的。数据来源:快科技、爱范儿、驱动中国、充电头网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往期精选情况改变!华为鸿蒙新机有救了,但是...3大然并卵的网站,有点兴奋...晚上慎入!iOS14 的骚操作,有 AirPods 的进来看~充电头可以换但换新的能送就行了同意的右下角集合